本攻略会分多个主题讨论,具体摘要如下:

局收支计算;
攻守判断;
冻结的用法;
翻三张的用法;
序盘和终盘的处理;
其他可能想到的杂项,比如第二张红牌给谁。

七连翻这个游戏各种意义上都很像日本麻将的简化版,倒不是说规则像,两者几乎没有共性可言,但是玩法确实十分一致。(气人这点也是十分一致)
在对局结束以前,玩家尽可能取得较高的顺位。虽然很大程度上玩家每小局的胜负是运气决定的,但技术在整局游戏中仍旧有运作的空间,不如说十分必要:在运气较好时,技术能帮助你维持高顺位,在运气较差时,它同样能像日本麻将的技术那样尽可能帮你避四。
那么,具体来说,七连翻的技术究竟是什么呢?答案和日本麻将一样,是局收支。

局收支

所谓局收支是一种基于概率学和统计学的概念,

局收支=(单局收入*单局收入概率)-(单局损失*单局损失概率)

相信进阶日本麻将玩家对于这个定义不会陌生。局收支为正时,应当抽牌,局收支为负时,不应当抽牌。

首先我们来计算一下局支出。局支出就是每局玩家什么都不干时会损失的点数,换句话说是对手的局收入的合计值。对手有三个,所以局支要翻三倍。
怎么计算对手的局收入呢?我们使用一种粗放的模拟法:假设对手随机抽2张牌,或者抽3张牌,或者抽4张牌,然后取其中对对手最优的策略。
在七连翻主套牌中,除去功能牌和一张“0”,共使用一张1,二张2,三张3,四张4……十一张11,十二张12。
可快速计算得:
随机抽2张时,两张牌分数合计值平均16.7分,90.5%概率没有任何两张相同(其余情况爆牌),则单对手局收为两者乘积,15分左右。
随机抽3张时,三张牌分数合计值平均25分,73%概率没有任何两张相同(其余情况爆牌),则粗算局收为两者乘积,18.25分左右。
随机抽4张时,四张牌分数合计值平均,则局收入为33.3分,52.5%概率没有任何两张相同(其余情况爆牌),则粗算局收为两者乘积,17.5分左右。
显而易见,用三张牌进行模拟时的局收入最高,那我们假设所有的对手都随机抽3张牌,则每局损失点数合计值为18.25*3,约等于55点左右。没错,已经把对手爆牌算进去了,每局就要损失那么多点!
现在开始计算局收入。对于主视角玩家来说,他追求的是多张牌合计点数中的最优策略,换句话说,如果我们取3张牌,追求的点数肯定不是连带爆牌期望也算进去的18.25分,而是完整的25分。
由于在七连翻中,单小局赢和不赢几乎是完全互斥关系,所以单局收入概率和单局损失概率两者之和几乎等于100%(之所以说是几乎,是因为有些几乎确定收益的时刻对手仍旧能打出翻三张狙杀你,又或者在只剩你一人时可能遇上强制结算的三连翻,因此总和会略略超过100%),这就导致计算局收支总体概率变得分外容易,一方为a%时,另一方可估为(100-a)%。

可得:
局收支=(25*a%)-(55*(100-a)%)>=0
解不等式,得a>=68.75%,大约七成左右。

所以,结论出来了:
当你的手牌爆牌概率不足3成时,你应该继续抽牌;当你的手牌爆牌概率超过3成时,你不应该继续抽牌了。爆牌概率高于3成还继续抽牌的话,每10局就有3局让对手净得55分,这55分无论是平摊在三人还是二人,让对手集体得到正分,怎么想都十分难受。

由于卡组构成,可粗得:
数字1: 1%
数字2: 3%
数字3: 4%
数字4: 5%
数字5: 6%
数字6: 8%
数字7: 9%
数字8: 10%
数字9: 12%
数字10: 13%
数字11: 14%
数字12: 15%

尽管这表格有诸多缺陷(因为多算了一张已经在手中的牌会导致概率略微虚高,也不会计算弃牌堆和他人的牌),但实战已经堪堪够用。对战中可以直接将自己已抽到的数字进行加法运算,以“有没有到30%”进行考量。
有一个快速计算法:对于6、7、8来说,其爆牌概率是自身%+2%;对于比6、7、8小的数字来说(1以外),其爆牌概率是自身%+1%;更大的数字则是自身%+3%。
例如12和7,应该是12%+3%+7%+2%=24%,不要恐惧,继续抽牌吧!

攻守判断

说完基础概率计算来说攻守判断。其实这个在麻将属于进阶知识中的进阶知识(笑)。
对局中,每个小局可用的攻击性大概分这么几种:

超进攻:直到爆牌为止抽牌。
进攻:爆牌概率已经在30%~40%了,可仍旧需要抽牌。
通常:爆牌概率在20%~30%时继续抽牌,30%以上立刻停牌。
保守:爆牌概率在25%以上时立刻停牌。(典型例是抽到10和11的两张)
超保守:两张甚至一张后无视爆牌概率立即停牌,甚至可能无视己方的红牌。

超进攻只涉及终盘判断,这里略过,之后有机会细讲。需要记住的只有一点:即便是大落后,也不应该使用超进攻策略,玩命抽7张爆牌只会让局收支变得极其难看,当连抽5张牌时,爆牌概率已经7成左右,意味着10局里7局要让对手得分,这是本末倒置。大部分情况下,玩家要使用的策略只有进攻、通常、保守和超保守四者之一。
我们把30分叫作一个身位,20分左右叫作有希望的身位,40分以上叫作没有希望的身位。领先全员20分以上时,玩家应该采用保守策略(没有必要和落后者冒风险争高下);落后全员30分以上时,玩家应该使用进攻策略(再不进攻凉了),其余情况玩家都应该使用通常策略。
特别地,如果自己以外全员爆牌,或者拿到了+10/x2但没有红牌,则保守程度会加一档,这就是为什么并非终局时也会有超保守策略。你通常不太希望在这种情况吃到一个莫名其妙的摸三张,无论是系统还是别人塞在你手里的。能和全员拉开点差的话,可能7+8的15分都已经让人很满足了。
反过来,如果你是一/三/四位,附近身位的主要对手(对于一位是二位,对于三/四位是四/三位)离开自己在10分左右以内又拿到了红牌/x2/+10,则进攻性要提升一档,这是一个预判性质的行动——因为你本轮抓完牌以后肯定已经落后了。但是,炸牌了以后彼此距离会超过20分的情况就没必要这么做了,冒着炸牌的危险再让对方领先那就得不偿失了,宁可一时落后下回合再追。
实际上,由于进攻牌的存在,玩家最好不要在早期大幅领先,毕竟早期的领先根本就不叫领先。如果想办法处于2位,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吃到攻击,毕竟单次攻击就损失55点,这和爆牌也没啥两样了。除非可以遥遥领先,我经常在对战时使用这种示弱战术,一直到将近160点才露出獠牙。
在和对手做分数比较时,无论谁领先,一定要注意领先者的实分和落后者的虚分的差值。如果对手的虚分已经追上了自己的实分,或者自己落后时的虚分已经追上了对手的实分,那保守度理应提升一档——你非常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爆牌。
其实,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变得保守,还是因为分数牌本身的效应。一方面是平均25点,也就是说20~30的收入已经十分足够,另一方面嘛,你都把11和12抽进手里了,这手牌还可能提高多少分呢?
和三连翻有关的保守度变化在三连翻单独讨论。